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因其数量稀少、工艺精湛而备受关注。目前,此类存世品全世界仅三件,分别收藏于北京颐和园、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和扬州博物馆,其中扬州博物馆的那件保存最为完整,且是三件中最大的一个。
梅瓶的外形特征独特,小口、短颈、肩部丰盈,随后逐渐收缩,直至底部微微外撇,形成浅底内凹的结构。最初,梅瓶作为日常盛器出现,因其口沿狭窄,特别适合插置梅枝,因此得名。
瓶身上的装饰堪称艺术杰作,整体施以霁蓝釉,色泽深邃。围绕瓶身的辅助纹饰是四朵火焰形状的云,它们与小型宝珠相连,如同浮动的珊瑚枝,进一步强化了龙腾云驾雾的气势。梅瓶腹部刻划出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其纹饰为俗称的赶珠龙纹。龙环绕于瓶身一周,龙首上仰,双角微微后翘,龙眼突起,显得炯炯有神。以蓝釉点缀眼珠,在青白釉的衬托下,更显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巨龙张口吐舌,露出利齿,颚唇卷翘,颈部细长,长鬣轻拂,穿行于飘逸灵动的云纹之中,仿若神龙出水、御云而行,颇有叱咤风云、飞龙啸天之势。龙身呈“S”形取势,以便控制整个画面的大势,龙首、龙尾、龙爪、白云既能起到平衡构图的作用,又能产生延伸、拓展、扩张的效果。细观龙的造型,体型修长、屈曲,具有典型的元代龙纹的特征——头小、脖子细,张口、吐舌,长须向后飘,体型修长,四肢发达,四腿三爪刚劲有力。而该瓶的龙纹中,还有一条条细密有序的刻划纹,以表现龙身躯各部分的结构和肌理,使得整条龙纹栩栩如生。
这件梅瓶的蓝釉色泽鲜明,纯正而深邃,展示了元代景德镇高温蓝釉烧制技艺的高超,为明清两代瓷器颜色釉的丰富性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瑰宝,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此处因无法直接插入图片,你可通过搜索引擎输入“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获取相关图片)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