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当下,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的规划和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建设模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城市内涝、雨水径流污染、地下水位下降、热岛效应加剧等,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在此背景下,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理念应运而生,为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低影响开发强调通过模仿自然系统的水文循环过程,采用源头控制、分散式布局的小型设施,对雨水进行渗透、滞留、储存、净化和利用,从而实现对城市雨水的有效管理,减少城市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城市在发展的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其技术措施丰富多样,包括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雨水花园等,这些设施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需求进行灵活组合应用。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城市景观约25%的面积。低影响开发在城市道路中的目标是最小化不可渗透的铺装路面和最大化景观空间。在道路边缘,可选择具有引流作用的侧石;在路旁,挖掘边沟,选择植被取代管道进行雨洪的分流排泄,从而修建出支路、共享道路、生态林荫道和公园路等新型低影响道路。此外,树木种植也是道路低影响开发的重要环节。树木的选择需要根据耐寒性、成熟的尺寸和形状、耐旱性、生根特性、对病虫害的抵抗力等因素确定。
城市开放空间是由公共控制的土地区域和水体,它提供娱乐、审美和生态功能,保护和塑造了城市环境。根据低影响开发策略,开放空间应作为一个绿色网络进行综合规划,利用设计公园、绿道和自发组织的保护区来保持水体功能和生态系统的连通性,抑制城市的恶性扩张。其功能包括调节地下含水层和补给地下水,维持河道基流的区域集水区的功能,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迁徙廊道,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弹性。开放空间类型包括动植物保护区,用于保护自然植被、敏感的生态栖息地和开放空间;雨水处理公园,用于减缓、分散和浸透雨水的自然过程。
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它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建设模式带来的诸多问题,还能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低影响开发技术有望在城市建设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