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装甲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坦克连更是表现出色。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决议,扩大战火至中国边境。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
从1951年3月10日至1953年7月27日,装甲部队指挥所、第1坦克师、第3师和大部分第2坦克师、独立的第1、2、3、6个团和步兵32、33、46、47师的坦克自行火炮团分三批进入朝鲜。
志愿军坦克连以支援步兵作战为主,多采用间接射击方式,还采取了严密伪装、突然集中使用的战法。例如在1951年11月的马良山反击战中,志愿军的两个坦克连共10辆坦克参加战斗,其中有3辆IS-2重型坦克。志愿军坦克隐蔽进入阵地,等待敌人进入伏击圈,当敌人进入后直接瞄准射击。此次战斗,志愿军第64军第191师在坦克和炮兵的配合下,全歼了英军第28旅苏格兰皇家边防团团部和6个连,共1700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4架,击毁坦克6辆,连同美军,共毙伤俘敌军4400余人,对稳定朝鲜西线战局起到了重大作用。战后,装备IS-2重型坦克的坦克二连,以及402号IS-2重型坦克荣立二等功,驾驶员万凤池荣立一等功。
又如在1951年10月,泰国营接替伤亡惨重的美3师,担任190.8高地的防务,他们在高地上派一个加强连严密设防,还设有六门榴弹炮和九辆坦克加强防御。志愿军借助夜色发动夜袭,一个团在坦克的协助下不到半个小时就把高地上泰军加强连消灭了。
再如1953年,坦克第4团在23军的配合下进攻石岘洞北山,在历时12天的战斗中,总共作战11次,出动坦克25辆,毁伤敌方坦克18辆,大炮11门,地堡67个,歼灭美军3500人,攻占并巩固了阵地,牵制了美国军队,保证了金城反击战的胜利。
从1951年3月到1953年7月,志愿军出动坦克上千辆次,除配合步兵作战外,还歼灭了大量有生力量,击毁坦克40辆,击伤34辆。而坦克部队伤362人,牺牲146人,被击毁坦克9辆,被击伤坦克26辆。
志愿军坦克连在朝鲜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为保卫祖国、维护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功绩永载史册。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