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经》作为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充满神话传说的古老奇书,其中记载了众多神秘莫测的异兽,狴犴便是其中之一。
狴犴,又名宪章,它身形似虎,威风凛凛,双目炯炯有神,嘴角常含笑意,是龙的第七子。其性格急公好义,仗义执言,且能明辨是非,威风凛凛,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正义与威严的象征。在古代,狴犴的形象多被雕刻在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以彰显法律的公正和威严。
在《山海经》中,虽然并没有直接描述狴犴的具体故事,但在一些相关的记载和传说中,我们可以窥见它的一些踪迹。传说狴犴的母亲是一只老虎,它继承了母亲的勇猛和威严,同时也具备了龙的智慧和灵性。由于它生性善良,且对邪恶之事深恶痛绝,因此常常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困难和纠纷,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保护神。
此外,狴犴在传统文化中还与法律和司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古代的法律制度中,狴犴被视为法律的象征,它的形象被刻在狱门、官衙正堂等地方,以警示人们要遵守法律,不要违法乱纪。同时,狴犴也被用来形容那些公正无私、执法如山的官员,他们如同狴犴一样,能够明辨是非,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而“狴犴龙舞”则原是上虞市上浦镇冯浦村的旧时民俗。南宋年间,冯姓随宋高宗康王南渡定居渔浦庙,这里是祭祀虞舜大帝的场所,庆典时独特的“狴犴龙舞”颇具地方特色,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在抗战胜利时,在章镇举行的庆典会上,狴犴龙舞更是大放异彩,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然而,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狴犴龙舞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逐渐被人们遗忘。直到2008年,在狴犴龙舞传承人冯占龙老人的指导下,狴犴龙舞传承才在当地举行的“娥江之春”文艺晚会上得以重视,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总的来说,狴犴作为《山海经》中的神秘异兽,不仅具有独特的形象和性格特点,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历史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狴犴龙舞这一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为我们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