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视觉系统能够感知的颜色范围是有限的,通常被描述为红、橙、黄、绿、蓝、紫等七种颜色。然而,科学家和艺术家们一直在探索更广泛的颜色空间,包括那些超出了人类视觉范围的颜色。
颜色是我们眼睛接收到的光线的频率和波长的组合。在可见光谱中,波长从短到长依次为紫、蓝、绿、黄、橙和红色。这些颜色的组合形成了我们所知道的常见颜色,但这仅仅是我们视觉系统的局限性。实际上,电磁谱中还有许多波长超出了我们的可见光范围,例如紫外线和红外线,这些波长我们无法直接感知。
近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华盛顿大学的一个团队预先绘制了每位参与者的视网膜图谱,使用先进的成像技术对其视锥细胞类型进行分类,然后通过一款名为“oz”的设备,利用激光脉冲逐个刺激视网膜中的M型视锥细胞。借助这台机器,这种新颖的刺激模式在自然界中从未出现过,大脑被迫将其解读成一个全新的信号,于是所有志愿者都感知到了一种名为“olo”的新颜色,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蓝绿色调。
“olo”这个名字源于二进制的010,表示在L、M和S型视锥细胞中,只有M型视锥细胞处于激活状态。五位志愿者形容它是极其浓郁的绿松石色,饱和度之高超乎我们以往所见。研究团队指出,它的色彩无法以任何形式呈现,即使是最先进的显示器或虚拟现实设备,亦不能还原“olo”的真实色彩。
此外,虾蛄的眼睛有12个光感受器,而人类只有3个。理论上来说,虾蛄能够识别出很多人类看不到的颜色和不同波长的光线。这些人类看不到的颜色,在人类的眼中,就是一些无法被识别的颜色,也就是人类看起来是白色的。
在科学领域,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人类没见过的颜色。他们使用计算机模拟和化学实验等方法来研究这些颜色,并尝试制造出人造的超光谱颜料。例如,一种被称为“印象蓝”的颜色是在2016年由科学家开发出来的一种全新的蓝色颜料。这种颜料的吸收光谱与其他蓝色颜料不同,因为它在蓝光的波长范围内吸收了更少的光。这种颜料被认为是一种“超光谱颜色”,因为它在可见光谱之外的范围。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不断发展和拓展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或许能够发现更多超出我们想象的颜色和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