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历史规律来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回顾历史上超级大国的兴衰历程,从西班牙、英国到美国,这些大国的崛起都与抓住时代浪潮密切相关,如科技突破、人口红利和资源控制等。
在工业革命前,那些帝国的影响力基本局限于区域,无法真正实现全球称霸。西班牙在16世纪凭借造船和火器技术,虽然人口仅有几百万,但成功实现了对美洲的殖民。然而,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得英国取代了西班牙的地位。英国拥有几千万人口,为社会分工提供了基础,其殖民地遍布全球,霸权维持了约200年。随后,美国在19世纪末接手,电力和钢铁业迅速发展,人口上亿,工业产能占据世界一半,在二战时能够单枪匹马为盟国提供援助。
每次科技革命都需要更多的人口来填补产业分类。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几百万人口就足够;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上亿人口;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涉及计算机、原子能和生物工程等领域,至少需要10亿人口。中国的人口超过10亿,正好符合这一规律。与美国相比,美国3亿人口在应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已显得有些吃力,开始外包低端产业,而中国则能够依靠自身覆盖全产业链。
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据优势,其根源在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按照国家标准,工业分为3大门类、41大类、207中类、666小类,如此众多的细分产业需要海量的人力。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在经济、科技、贸易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的GDP全球排名第2,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则已超过美国10年之久。中国还是全球第一的贸易大国、制造业大国,在科技、军事、航天、海洋等领域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直追美国,一些领域已与美国平起平坐,甚至有些领域已开始反超。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全球化进程。在美国全面反全球化、去全球化的同时,中国力推全球化,主导了中国与东盟10国及中、日、澳、新共15国的RCEP的建构,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将各成员彼此关税降至零。今年3月17日,中国宣布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全面接入东盟10国和中东6国,全球贸易38%的跨境支付自此绕开了SWIFT及美元霸权。中国还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了各国争相加入的上海合作组织及金砖国家组织等。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并不想也没有****宰全球”。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总量较大,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较低。中国国内还面临着诸多艰巨挑战,如劳动力快速老龄化、腐败问题、能源需求难以满足等。此外,中国的崛起还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美国、欧洲一些大国对中国的崛起十分警惕,可能会设置障碍,阻止中国主导全球事务。
综合来看,中国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主宰全球”这一说法可能并不准确。未来的世界格局可能会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将共同管理全球事务。中国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