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K130舰炮,是苏联(俄罗斯)在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主力舰炮,由阿美第斯特设计局和弗伦泽军火设计局共同设计制造。该炮在1970年正式开始研制,1980年定型,随后便装备在了苏联海军的多型舰艇上,包括现代级驱逐舰、无畏级驱逐舰、光荣级巡洋舰、基洛夫级巡洋舰等。我国在引进现代级驱逐舰时,也一同引进了AK130舰炮。
AK130型舰炮是一门130毫米口径的双管全自动舰炮,能够执行反舰、防空、对岸火力支援等多种任务。它配备了炮瞄雷达、红外和光学火控系统,即使在强烈干扰或舰队、电子系统战损的情况下,还可用炮塔右上方的光电瞄准装置进行半自动自主控制,以保持战斗力,具有极高的射击精度和很高的可靠性、生命力。其射速高达每分钟70发,在对岸打击时可以提供持续的猛烈火力支持,相比之下,同口径的地面火炮持续射速不过每分钟2 - 3发。在执行对岸火力支援任务时,1门这样的舰炮便可抵得上1个炮兵营的地面火炮。该炮初速875米/秒,最大射程30000米,最大射高20000米。
然而,AK130舰炮也并非完美无缺。它采用钢铁铸成的炮底,使其重量极大,整个AK130舰炮系统全重94吨,基座以下还需要两层舱室,分别是电缆动力舱和3个圆形弹架组成的转运间舱,再下则是弹药舱,通过提升机将弹药补充到圆形弹架上,甲板以下的安装深度达6.2 - 9.4米。这使得它只能装备在大型军舰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如今,AK130舰炮已经分成了两脉。一脉在中国,演变成了单管130毫米舰炮,装备数量还比较多;另一脉还在俄罗斯,也演变成了单管的A192型舰炮,不过除了22350型护卫舰外,还没有其他可以搭载的舰艇。尽管如此,AK130舰炮在现代战舰的发展历程中,仍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