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1月1日起,迪士尼公司不再拥有初版米老鼠版权,这一举世闻名的卡通形象进入公共领域,世界各地的艺术创作者纷纷对其进行二次创作。在这些创作中,有不少将米老鼠与恐怖元素相结合,引发了广泛关注。
米老鼠诞生于1928年,是华特·迪士尼和乌布·伊沃克斯共同创作的卡通形象,由迪士尼公司进行发行。其早期形象出现在动画短片《威利号汽船》中,自诞生以来,米老鼠一直以可爱、滑稽的形象示人,深受全球观众的喜爱。
然而,随着米老鼠版权的到期,这一形象开始被用于恐怖题材的创作中。例如,在恐怖片《米老鼠陷阱》中,出现了一个戴着滑稽的米老鼠面具的人,在商场里恐吓一群年轻人。导演杰米·贝利表示,他们就是想用米老鼠玩到爽,让它边跑边玩,这种荒诞的情节增加了影片的恐怖氛围。
此外,还有一款名为《Infestation 88》的恐怖生存游戏,将米老鼠化身制造感染的怪物。在游戏中,玩家需要在充满恐怖和危险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米老鼠这一经典形象的出现,无疑增加了游戏的紧张感和刺激感。
除了电影和游戏,米老鼠的恐怖形象还出现在了一些网络视频中。例如,网传的“米老鼠地狱”视频,虽然严格来讲不能算是一个短片,只是一个米老鼠走过6个建筑物的视频,但因其画面扭曲、声音诡异,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心理暗示,被不少网友称为“米老鼠最恐怖的一集”。
对于米老鼠恐怖形象的出现,一些人认为这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可以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和心理体验;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米老鼠是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应该保持其原有的可爱和纯真,不应该被用于恐怖题材的创作中。
无论如何,米老鼠版权到期后被用于恐怖题材的创作,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版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